徐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亟待解决四大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情况。您指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指导性。我办高度重视,正在结合工作实际探索落实,今后将继续深化推进。
一、强化江苏政务服务网工作部署与督查考核
按照《省政府2018年度督查工作要点》(苏政办发〔2018〕18号)精神,我办下发《江苏政务服务网2018年度工作要点》(苏政务办发〔2018〕5号),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工作列入部门和地方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必要的建设资金,加强管理和服务队伍力量建设。要求各级加强窗口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与考核,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实现“一个系统支撑,一套人马办事”。同时,我办加强对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有关工作领导,定期组织专项督查,每月发通报,开出问题清单,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亮“红牌”;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加快经验总结,及时宣传推广,并予以表扬。组织开展网上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更好地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
二、加强政务服务资源汇聚共享和应用
目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要求,我省作为试点对接省份,正开展政务服务资源汇聚、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等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随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试点对接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政务服务资源数据有效汇聚、充分共享,加快推进各地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一)实现了权力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省审改办会同省法制办,以省级部门为主、设区市为辅,梳理确定全省“三级四同”基础权力清单10大类11323项,实现了清单标准化。各级各部门在此基础上,根据三定方案和有关放管服文件要求,从基础权力清单认领本部门事项并逐项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编制办事指南。目前,江苏政务服务网汇集了省市县三级权力事项67.5万项、办事指南71万个。
(二)推进政务服务资源汇聚。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加强省市县三级政务办件信息、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汇聚。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法人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构建省市两级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一次提交、多方利用”,满足政府部门审批过程中的证照审核、材料鉴别的需要,减少办事群众重复提交材料,减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信息收集、录入工作量,提升网上申报便捷度。目前,江苏政务服务网已归集办件数据7246万条、电子证照3782万条。
三、强化移动端的服务提升和宣传推广
(一)不断提升移动端服务能力。今年6月28日,江苏政务服务移动端全新上线,推出APP4.0、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和服务号四大产品,正式开通政务服务全过程评价功能。群众可直接对事项设立、应用上线、办件服务、证照共享、结果送达等进行实名制评价,评价中的问题和需求,以12345工单进行流转办理。如有群众反映短信验证码不及时、用户注册和实名认证方式不够多等问题,我办不断优化平台性能,保证验证短信发送及时性;增加更多便捷的用户注册、实名认证方式,目前已有8种用户注册和6种实名认证方式,其中,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和认证受到群众的肯定与认可。截至目前,移动端累计迭代升级35次,移动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2589万。移动端平台聚焦民生热点服务,推出716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门应用。如社保、公积金查询基本实现全省覆盖,连云港、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6地已实现手机端提取公积金;无锡、徐州、常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11地上线了中考成绩查询;积极推进各地政务办事在线预约功能接入,无锡、苏州、淮安、盐城、扬州、镇江等17个市本级和县(市、区)已上线提供服务。
(二)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江苏政务服务网、江苏政务服务APP、微信服务号、官方微博与扬子晚报加强全媒体互动,同时与省市县三级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做好联动推广,形成新媒体矩阵式宣传,不断推送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新动态。融合使用媒体、公众号、APP等多种途径,不断健全宣传矩阵,重点宣传推广旗舰店以及热门应用,将江苏政务服务网打造成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主入口和主平台。
(三)借助热点创新宣传方式。结合“5·20”,组织拍摄短视频,植入江苏政务服务APP婚姻预约登记功能,增强互动性,效果显著。6月22日至6月28日,开展江苏政务服务网上线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整体效应。通过各地政务办主任寄语、江苏卫视“黄金时间”专访、粉丝互动三个视角,宣传改革成效;结合APP4.0等四大产品上线,推出热门主题服务、一周年数据长图等,重点展示服务能力;推出“一网通办,有奖留言”“办件物流,有奖评价”“办事堵点,有奖征集”三大活动,吸引群众评价留言。各设区市联动开展周年宣传,如宿迁多媒体有奖征集不见面审批(服务)“金点子”,南通开展“政务服务网啄木鸟”行动,通过部门自查、集中检查、第三方评估等形式查找服务短板;扬州组织人员进社区对“不见面、网上办”事项进行主题宣讲等等。
四、不断推动优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
(一)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基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8〕37号)要求,我办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全面公开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推动适宜上网运行的事项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打造规范、透明、便捷的基层网上服务体系,目前已有6个设区市979个镇14870个村上线。
(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线上“窗口”建设,增强网络界面友好性,提升线上“窗口”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平台融合发展,为企业群众提供条件一致、时效一致、结果一致的办事服务。强化实体大厅标准化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体验区、自助服务区。推进全系统、全要素“闭环式”管理,合理设置窗口,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加强代办帮办、网上办等业务培训,提升窗口人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逐步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帮办代办服务队伍。
(三)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按照“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一号答、不见面”要求,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全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目前,全省省市县三级行政机关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业务10.9万项,占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政务服务事项的比重超过92%。各地从业务办理信息化平台化、完善优化业务流程、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认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如无锡地方海事局开发锡澄运河“不见面监管服务”平台,完成海事业务流程再造,提供自助终端、信息平台、移动终端、热线电话等全媒体渠道服务,实现预约船检、预约驾考、船舶报港、通航安全信息、业务咨询办理等全口径业务;常州在高新区试点推进户外广告设置不见面审批,网上提交申请,多部门后台协同办理,审批结果EMS免费送达,全程实现不见面;连云港在已开通的异地就医的电话传真备案基础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在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异地就医网上备案;南京市栖霞区升级市场监管“不见面审批”版本,将申领环节由6个压缩为3个,将申请材料由20余页变为无纸,将申领时间由多天压缩到20分钟。
以上是我办在建设江苏政务服务网方面的尝试与探索,还需要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方面,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恳请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我办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放管服”的决策部署,继续推进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大力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共享整合,加强不见面审批(服务)和“一网通办”建设,强化绩效考核和规范管理,持续提升我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再次感谢徐平委员对我省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
主办:点点taptap网址
(此页无正文)
点点taptap网址
2018年8月31日
联系人:刘屾,郭小芳
联系电话:025-83666460
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