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
经研究,现对桂德祥等10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出台我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指导意见”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委员时参考: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坚持把“让企业创业受尊重,让百姓办事不求人”作为改革的价值追求,持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企业创业创新清障搭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8年,省政协调研显示,企业和群众对全省“放管服”和“3550”改革总体满意度达79.2%和85.4%。省信息中心向2000家企业发出的营商环境调查显示,83.1%的企业认为“不见面审批”为企业带来了便利。
一是持续简政放权,为企业创业创新减少审批束缚。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48项。清理省级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24项。编制了《江苏省行政许可中介服务项目清单》,保留中介服务项目76项,精简幅度达60.2%。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推行集中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等改革举措,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二是推行“不见面审批”,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大力推行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要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推进全程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推行企业投资“代办制”,各地组建专门的代办队伍,为企业无偿帮办代办,推行“一窗式”、“全科式”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三是推行综合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干扰。出台《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13个设区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试点开展县域综合执法试点,逐步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整合组建综合执法局,逐步实现“一个区域一支队伍”,切实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杜绝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执法扰民。
四是开展考核评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对照世行营商环境评价,去年评价结果纳入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以评促改,推动各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3550”改革,实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提速增效,有效压降了行政审批时间。出台《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从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纳税、融资、通关便利化、信息共享、水电气接入等10个方面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打造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一是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推进标准化建设,明确“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在清单公布、实现方式、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缴纳费用等方面省市县三级标准统一。强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场景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多事项的“一件事”改革。按照娄书记、吴省长批示要求,大力保障和改革的立法工作,力争明年4月对外公布施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不见面审批(服务)”认可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二是固化扩大“3550”改革成果。指导全省在建立实现“3550”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固化扩大改革成效。按照国家对各项改革任务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梳理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切实提高审批效率。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全省全面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三是规范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推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必进”,通过设立综合窗口、建立分中心、统一管理系统等方法,督促各地将分中心纳入统一的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大考评力度,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在基层推进“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加强全科人员的选拔、教育、培训和管理,实现“一窗”分类综合受理。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建立“一网通办”工作机制,实现企业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联动办理。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交易平台,取消各地、各部门自行设定的中介服务机构准入限制,实现中介服务超市“进驻零门槛、办事零等待、群众零跑动”。
点点taptap网址
2019年5月13日
联 系 人 姓 名:孙晨
联 系 电 话:83660107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