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点在线彩票登录网站>法定主动公开内容>ios怎么taptap
索   引   号: 14105833M/2021-00111 分          类: 建议提案  
发 布 机 构: 综合处 发 文 日 期: 2021-05-14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 主   题   词:
文          号:
内 容 概 述: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5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9-05-23 15:09 浏览次数:

张凤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改革目标,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着力打造“不见面审批(服务)”品牌,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视察,称赞“不见面审批”已成为江苏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是推动减权放权,完善权力管理制度体系。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48项。清理省级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24项。公布2批企业投资项目省级部门不再审批事项115项。公布《国家级开发区全链条审批赋权清单》220项。赋予409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给经济发达镇行使。开展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实现了“三级四同”,权力事项在“江苏政务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省市县三级办理流程、时限、收费、材料、监督方式等方面标准统一。在全省45个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出台《在全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务院公布的106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

二是提升审批效率,全面实现“3550”改革目标。从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反映问题较为强烈的“三证照”办理出发,提出“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3550”改革目标。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审改办、省政务办等部门制定的“3550”改革意见。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1月统计显示,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平均需要2.38个工作日,3日内办结已实现常态化。在全国率先制定省级不动产登记条例,并于今年5月1日施行。在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我省不动产登记指标排名全国第一。按照国家部署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集中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区域评估、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等改革举措。

三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打造江苏改革品牌。大力推行以“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主要内容的“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起草并提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不见面审批”批准化指引》,选取南京、苏州等7个市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试点。出台《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宣传。印发《关于重申在“不见面审批”改革中严禁片面追求“不见面率”将上门办事企业群众拒之门外等要求的通知》,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不见面审批”办理模式,但是否采用“不见面”方式办理由申请人自主决定,不得将上门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拒之门外。

四是加快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建成覆盖65个省级部门、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的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镇级、村网上站点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9.9%,以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为导向,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加快实现网上办向移动办转型。推动数据共享,编制了《江苏省级部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59家省级部门和13个设区市已与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联通,通过共享平台提供18个省级数据接口和24个国家级数据接口,服务次数超过1300万次。

五是加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1249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1971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打造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科政务服务机制,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建立健全部门联办机制,在基层大力推行全程帮办制。通过预约、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受理、办理通道,探索实行“5+X”工作日模式。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六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按照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加快省、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按时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接,逐步实现所有承担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管系统全接入、监管数据可共享,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行以“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为主要架构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出台《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意见》,组织41个省级部门和13个设区市对国家下发的近2000家严重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督促15家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涉及金额超过1.3亿元。

在本轮机构改革中,省级层面牵头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职能由省委编办调整至省政务办。3月20日,省政府成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务办,审改办也对应设在省政务办。5月9日,全省政务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樊金龙常务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全省政务系统牵好“放管服”改革头、做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打响“不见面审批”改革品牌,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按照娄书记、吴省长批示要求,大力保障改革的立法工作,政务服务立法已列入今年省人大立法计划。近日,我办主要领导专程带队赴浙江省进行立法调研,立法草案已基本形成,力争明年4月对外公布施行,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具备“不见面审批”办理能力的事项,实现在清单公布、实现方式、基本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缴纳费用等方面省市县三级标准统一。强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场景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多事项的“一件事”改革。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不见面审批(服务)”认可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二是固化扩大“3550”改革成果。指导全省在建立实现“3550”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固化扩大改革成效。按照国家对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改革任务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梳理改革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规范政务服务。推动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应进必进”,通过设立综合窗口、建立分中心、统一管理系统等方法,督促各地将分中心纳入统一的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加大考评力度,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在基层推进“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加强全科人员的选拔、教育、培训和管理,实现“一窗”分类综合受理。继续推行“店小二”式的帮办代办服务。

四是推进数据共享应用。按照全省一盘棋、一张网的要求,强化“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加强事项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管理,建立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交换渠道,形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立完善我省自然人和法人身份认证体系。做好电子印章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与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对接。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建立“一网通办”工作机制,实现企业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联动办理。建设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交易平台,取消各地、各部门自行设定的中介服务机构准入限制,实现中介服务超市“进驻零门槛、办事零等待、群众零跑动”。

五是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对“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和对接工作的部署,持续推进我省“互联网+监管”工作。贯彻落实《江苏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梳理形成省级层面监管事项目录清单,按时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联通并网。2019年9月底前,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上线试运行,建立常态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风险预警、投诉举报、评估评价等应用,为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智慧监管提供有力平台支撑。

点点taptap网址

2019年5月23日

联 系 人 姓 名:孙晨

联  系  电  话:83660107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