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晴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民企政策扶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建议代表了当前民营企业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热切期盼,建议内容全面,具有很强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您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为今年的重点处理建议,由省人大陈震宁副主任督办,省政府樊金龙常务副省长领办,徐莹副秘书长协办,6月21日徐莹副秘书长专题听取办理情况,要求我们充分采纳并进一步听取您的意见建议。按照省领导的指示要求,我办会同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税务局、省银保监局、人行南京分行等部门,针对您所提的建议,深入开展调研,认真研究,形成答复意见如下: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帮助民企融资、降低民企税费等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品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一、优化营商环境,为民企发展“松绑解绊”。一是持续减权放权。2013年以来,累计取消权力事项789项,下放权力事项273项,委托市县行使126项。编制了《江苏省行政许可中介服务项目清单》,清理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中介服务项目116项,精简幅度达60.2%。省政府出台《在全省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对国务院公布的106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二是优化营商环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苏政办发〔2019〕48号),提出30条措施,150项任务清单,今年还将对13个设区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评促改,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5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改善政务服务。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网络,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省市县三级可以通过网上办理的事项128283项,占比96.7%,高频事项100%可实现“不见面审批”,全省12345在线服务人次3177万,满意率93.2%。省政务办制定了《关于加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加快整合基层政务服务资源,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实现“一门”办理。今年,还将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推广全科政务服务模式,由“单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转变,实现“一口清”导办、“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二、推动科技创新,引导民企“引跑创新”。一是加强制度设计。省委省政府出台“科技改革30条”,建立重大创新补偿机制、创新创业援助机制、创新尽职免责机制,省政府出台“科技创新40条”,持续激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活力,颁布实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激发民企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民营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政策支持体系,打造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梯队。目前,省科技厅牵头已培育民营创新领军企业超过100家,民营科技拟上市企业1100家,全省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0家,民营科技企业超过80%。三是加强产研结合。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推进民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设研发机构,目前,建有率保持在90%左右,全省50%的国家级研发机构、77%的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和75%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在民营企业。推动实现国内“985”高校与我省合作全覆盖,去年与中科院合作项目新增销售1300亿元。支持民企承担海外成果转化、国际合作计划300多项,省拨经费近5亿元,远景、好孩子等60多家民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了研发中心。四是落实科创优惠。实施“千人万企”科技政策服务行动,组织1493人担任企业科技政策辅导员。去年,下达企业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资金近10亿元,落实各类科技税收优惠额达436亿,其中绝大部分受惠企业是民营企业。
三、推动转型升级,推进民企“智慧转型”。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加快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转型升级。二是搭建合作平台。省政府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苏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支持阿里、京东、苏宁等重点平台企业与省内相关企业进行互动对接,共同推动传统企业走“互联网+”发展道路,谋求转型升级。三是开展示范创建。省商务厅每2年组织评定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引导传统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实施产权战略。鼓励企业贯彻执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和《企业商标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支持民营企业承担省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提升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知识产权走出去指导书,引导民企通过PCT专利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四、扩宽融资渠道,纾解民企“融资瓶颈”。一是出台扶持政策。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省金融监管局会同省银保监局、人行南京分行等部门制定了具有江苏特点的普惠金融统计指标体系,明确将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纳入考核范围。截至2018年末,全省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25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近5.7个百分点。制定《关于建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地政府、社会资本出资设立转贷基金和转贷服务公司,今年一季度,全省已设立各类转贷基金83家,当年完成转贷业务超过345.9亿元。二是搭建金融平台。省金融监管局牵头建设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破解政、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企业融资多走“网路”、少跑“马路”,今年一季度,平台企业注册用户数突破12.5万家,核准接入各类金融机构175家,上线金融产品890项,涵盖银、保、租、担、转等主流金融业态,累计帮助1.8万户企业获得融资6329.49亿元。扎实推进“政银担”风险分担试点,设立省级担保代偿补偿资金,引入30家合作银行、38家担保机构,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累计担保业务4003笔、80.6亿元。三是实施精准帮扶。出台《关于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会诊帮扶机制指导意见》精准化解民营企业融资痛点、难点、堵点。为引导各类资本服务“三农”和科技创新,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一季度,我省正常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共542家;贷款余额760.3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1745.66亿元,服务超过16.1万家中小微企业和涉农经营主体,对金融主渠道形成了有益补充。
五、落实降税政策,为民企减轻负担。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政策措施,各级税务机关及时跟进,细化落实方案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同时,加强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保障纳税人应享尽享。根据税收法律制度,对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根据申请依法办理税款延期缴纳,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短缺困难。持续推进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取消20项税务证明事项,推行网上缴税,申报材料减少30%以上,主附税种“一页填、一次报、一次缴”,报税时间压缩10%以上,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并将您的建议深入吸收转化,不断推出利企惠民措施,为民营企业创业创新清除障碍、铺路搭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感谢您对我省“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
点点taptap网址
2019年6月25日
联 系 人 姓 名:孙晨
联 系 电 话:83660107
抄 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