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经研究,现对田枫林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你单位答复委员时参考:
省政务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推进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与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信用办)有序开展信用信息共享工作,积极与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联合征信)开展信用数据共享应用,助力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一、加快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政务数据归集共享。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疏解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等数据共享为牵引,聚焦精准需求,2018年编制印发《江苏省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17版)》,并发布《关于归集共享省级政务数据资源的通知》。2019年,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相继印发《江苏省级部门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第一批和第二批,涉及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建设的数据也纳入到了责任清单中。目前,省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实现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59个省级政务部门以及13个设区市的对接,初步形成“上联国家、横通部门、下接设区市”的国家、省、市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累计归集709类资源、23717个信息项,已开发并挂接数据服务接口369个,库表数据达5.99亿条。
二是推进大数据共享应用。2019年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制定印发了《江苏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信息资源申请、授权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为数据共享应用的规范开展提供保障。截止2020年3月底,平台提供数据接口累计被调用达1.2亿次。省人社厅利用共享交换平台优化办事流程,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问题,实现了17项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全程“不见面”。以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为例,2019我省共有28万余考生报名,原来需考生线下提交材料、经办人员现场审核。通过平台调用教育部学历信息实现了信息线上核查,信息审核时间从10天压缩到2天,为考生和部门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库建设。基于我省信用建设现状、服务生态情况,大数据应用需求,与省信用办开展信用信息共享工作,共同建设社会信用库。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完成了《江苏省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库和总集成服务》及《江苏省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招标工作,制定了《江苏省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梳理编制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清单(第一批),加快社会信用库建设。
二、推进数据共享应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与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多次会商,为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与数据应用服务支持,协助“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工作开展。
一是提供一站式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中心通过有效信息整合,依托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架起数据桥梁,打通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间的信息流,优化贷前审查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现金融扶持与财政补贴精准落地。
二是全方位采集企业运营数据,填补传统盲区。中心全面采集并共享企业各项运营数据,用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着力破解小微企业信用不充分问题,填补传统金融模式对小微企业的服务盲区,提高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是多维度支持信用服务体系,扩展服务对象。中心突破数据应用传统思维,从更多维度、更高层次阅读数据,将不同渠道、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企业与个人数据,打通、联动、交叉利用,将传统信用服务的“困难人群”纳入大数据体系,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从细微处入手,支持复业、推动创业、稳定就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统筹建成统一标准、互联互通、高效运行的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持续推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基于全省政务信息资源需求调研基础上,结合2019年版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重点关注高频高需以及基础类数据,制定第三批共享责任清单,并督促完成数据整合汇聚工作。基于统一规范标准,省市分层分类建设,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综合基础库,尽快发挥数据共享作用。提升数据共享应用水平,推动多部门联合办理事项在线联审联办,开展各类业务创新服务应用。
二是加快省社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按照《江苏省基础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与省信用办联合,加快推进省社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按照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库数据清单(第一批),加快推进信息信息归集,完善企业社会信用信息,打造高水平公共信用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共享应用,为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数据支撑,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
点点taptap网址
2020年5月28日
联 系 人 姓 名:刘厂
联 系 电 话:83660209
抄 送: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