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点在线彩票登录网站>法定主动公开内容>ios怎么taptap
索   引   号: 14105833M/2021-00060 分          类: 建议提案  
发 布 机 构: 发 文 日 期: 2021-01-05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51号提案的答复 主   题   词: 数据 服务 建设 政务服务 企业
文          号:
内 容 概 述: ‍ 王振祥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网络理政建设 助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持续打造“不见面审批(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全面加快大数据建设应用。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5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03 19:03 浏览次数:

王振祥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网络理政建设 助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持续打造“不见面审批(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全面加快大数据建设应用。围绕建设“数字政府”的总体要求,系统谋划政务大数据发展,制定了《全省政务大数据建设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着力于云计算资源共建共用、政务信息归集共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扎实推进省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建设。提供13PB以上存储容量、8000个以上虚拟机,基本满足省政务办、大数据中心和已预审项目需求。二是大力推动数据资源归集。国家、省、市一体化共享交换体系初步建成。完成57家省级部门2019版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完成54家部门(机构改革前为62家)的数据归集。已累计注册发布目录996类2.99万项,已挂接资源896类2.67万项,累计归集库表数据4.94亿条。三是推进大数据资源共享。运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实施政务大数据管理和共享应用可视化展示。目前省级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已对外提供服务接口有351个(其中国家接口有29个,省级接口有322个),有33个省级部门、13个设区市就1800多个场景申请了政务信息共享,累计调用总数约4350万次,平均周调用量达百万以上。四是加强大数据决策应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结合互联网数据开展迁徙人流数据共享、疫情及舆情监测分析工作,多篇监测报告得到吴政隆省长、樊金龙常务副省长批示肯定,并配合开展全省一体化健康码建设以及资源分配部署工作,应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作用逐步彰显。

二、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加强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为政府履职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拓展政务外网覆盖范围。配合省级部门单位接入政务外网,做好政务外网接入点迁移工作,推动各部门运用政务外网实现业务系统跨部门跨层级的应用。二是推动部门业务系统上云部署。指导协助省级部门制定完善业务系统上云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将业务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和部署,目前有45个省级部门政府网站和42个省级部门单位的183个业务系统部署在省政务外网云平台。三是完成电子印章系统建设。制定系统建设规范,完成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建设,已开始为各地各部门提供电子印章服务,现已制发电子印章3936枚。

三、着力打造企业服务平台。依托12345在线和政务服务平台,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推动热线服务效能提升。出台《江苏“12345在线”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推动12345在线平台功能拓展、效能提升。打造全省统一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实现全国首家全流程、一体化整合上线,好评率99.43%,在全国率先“晒”好差评榜单,首期通报典型案例28起。二是建立在线企业服务专席。印发《关于全面建成12345在线省市联动企业服务专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构建省市联动服务企业工作体系。主动征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持续深入开展大数据政情民意分析,聚焦群众不满意、企业不便利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究,2019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分析专报98期,省领导批示37次,推进解决了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推动各地建立企服平台。坚持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各地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整合企服中心、帮办代办中心力量,建立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目前,徐州市以“服务所有企业,服务企业所有”为目标,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成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打造“企业服务110”。平台上线运行以来,企业用户注册激活量突破14万,发布和精准解读国家、省、市、县涉企政策1100余条,受理解决企业诉求232件,诉求人回访满意率100%。

四、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48号)提出,制定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省考核委员会《2019年度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将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对各地的高质量发展考核。省发改委在认真学习借鉴世界银行、国家和部分兄弟省市营商环境评价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制定了《江苏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方案》。评价指标设置既注重衡量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设置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不动产登记、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等评价指标,又聚焦“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重点围绕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重点改革任务开展评价。今年初省发改委组织对13个设区市、33个城区、63个县(市、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并将试评价结果纳入对各地高质量发展考核结果。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为主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江苏政务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利企便民的改革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法治保障推动改革。全国首部政务服务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今年我省还将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对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数据建设、企业服务平台、企业登记注销、深化投资审批改革和依法保护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权利等进行明确规范。近日,省政务办印发了《〈江苏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宣传贯彻工作方案》,推动《条例》各项工作落实,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二是持续减权放权。依法依规取消变相审批,梳理更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搭建中介机构、服务对象、行业监管部门三方互动的网上中介超市。制定全省开发区、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意见,在自贸试验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推动建立全省“一件事”改革标准,按主题分类制定“一件事”改革标准化指导清单。三是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体系。以服务用户为导向,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能力,推进面向企业群众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重构,原则上一市(县)一平台,省市一部门一系统。打通全省线上线下预约叫号系统,支撑窗口受办分离,加快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一体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次登录、全网通行”。着眼基层治理改革新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务实推进“一门”“一窗”改革,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向镇街延伸、便民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下沉,设置政务服务“一窗口”,建强全科政务服务队伍,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按照“一件事”改革,整合政务服务事项设立综合窗口。加强标准化建设,对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服务质量认证,建设智慧政务大厅,研制、推广一批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方便群众自助办理即办事项。组织开展全省“最佳政务大厅”“最美政务服务人”等评选活动。

二、着力抓好数字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全省数据共享攻坚,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有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一是完成新一轮顶层规划设计。建立职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数字政府建设高位推进机制,完成“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研究出台网络接入、系统上云、数据归集、安全防护等一整套制度规范,探索推进数据汇聚、基础建设等示范项目,强化刚性约束、强调评估激励、促进工作落实,形成全省大数据建设应用良好氛围。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省市两级云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启动省大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启动省级中心麒麟科创园基地立项建设工作,制定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快推进实施,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机房、云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提高网络支撑能力。持续推动政务外网延伸拓展,为政务部门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年内政务外网延伸到所有村、社区,覆盖各级部门单位。加快设区市政务外网安全管理监控平台和运维平台建设,建设全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一体化会议视频系统。建立省市两级基于物理、网络、平台、数据、应用、管理的六层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四是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优化调整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绩效评估等全过程管理制度,加快各部门单位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由各级大数据中心统一提供云服务,各部门原则上不再自建政务云基础设施,指导各设区市同步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上云工作。五是加快数据汇聚共享。研究出台政务数据共享服务管理办法,优化完善全省一体化的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推进基于互联网、业务专网、政务外网“三网融合”的数据共享交换。加快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数据汇聚,探索推动数据开放和立法工作。建立数据资源分层落地机制,推动省市数据交换。制定数据描述标准、数据质量管理、基础库建库等规范,制定归集共享评价办法,每季度形成评价报告。开展相关政策实施的跟踪监测、研究分析工作,完成系列政策大数据分析报告,探索开展与互联网、运营商数据协作和应用服务工作。

三、全面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品牌。重点建好“12345在线”、政务服务“好差评”、企业综合服务、省政风热线四大平台,着力打造咨询投诉的“总入口”、诉求办理的“总管家”和数据治理的“总集成”。一是深度整合政务热线。全面建成以“12345在线”为龙头的一体化政务热线服务体系,实现全省政务热线的“一号对外、统一服务”。积极探索12345在线平台与基层综治组织等创新治理的合作共建、联动服务。二是聚力办好12345在线平台诉求。建立健全对群众投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督办机制,出台12345在线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确保服务接通率持续提升,确保诉求办结率100%,确保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三是集成创新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整合12345在线服务专席、帮办代办、企业专网等相关服务资源,开展涉企政策精准解读推送、咨询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和涉企事项优质服务,助力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四是努力保持全省政务服务“好差评”全国领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实现“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三个100%”,充分挖掘政风热线和政务服务热线全渠道诉求数据,切实将省政风热线打造成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五是探索建设诉求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国家、省、市三级相关诉求数据在“江苏12345在线”平台的全口径归集应用,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分析专报,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四、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信用立法、信用共享和信用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应用等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创建工作。发布新版企业信用管理贯标指南,探索为贯标和示范企业提供行政服务绿色通道、优惠政策、招投标信用加分等优惠措施,在信用江苏网站开设贯标和示范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专栏,为全省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企业提供查核自身信用信息、申报相关信用信息等服务。二是加快《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立法进程。并制定出台《江苏省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实施办法》《江苏省加强失信主体信用监管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息主体权益办法》等信用监管配套制度。三是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一体化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江苏”网站。优化提升信用信息资源管控、大数据应用等功能,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对接政务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四是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推行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全面推行信用审查,健全完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重点关注名单的认定、预警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作用,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奖惩机制,严格确定红黑名单的认定、共享、修复和退出标准和程序,建立信用修复和容错纠错机制。

感谢您对“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

        点点taptap网址

             2020年6月3日

联 系 人 姓 名:孙晨

联  系  电  话:83660107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