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点点在线彩票登录网站>法定主动公开内容>taptapapp点点网

省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通报(2024年3月)

发布日期:2024-04-17 17:56 浏览次数:

一、总体情况

3月份,中心共办理业务202508件,提供咨询37086人次。其中,大厅现场办理19192件,占总办件量的9.48%;线上办理183316件,占总办件量的90.52%(详见附件1)。今年1-3月,中心共办理业务608801件,提供咨询105836人次。

二、满意度情况

“好差评”系统显示,3月份所有进驻部门(单位)窗口及办件共收到好评76902条,差评2条,总满意率为99.99%(详见附件2)。

3月份,各进驻部门(单位)窗口人员始终坚守岗位,热情服务群众,共提供209人次延时或提前服务。其中,省税务局窗口提供73人次,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窗口提供42人次,省住建厅窗口提供41人次(详见附件3)。各窗口出勤率均达到100%,无迟到、早退现象(详见附件4)。省农业农村厅窗口、省文旅厅窗口分别收到1面锦旗。

省新闻出版局吕晓欣、省市监局初晓茜、省民政厅宋雪玮、省药监局李坤明、省商务厅王荣、省生态环境厅叶伟、省应急厅赵六安、省卫健委冯楠、省外办夏争云、省水利厅刘庆鹏等10人被评为3月份“党员示范岗”。

省公安厅郑冰、省农业农村厅毛经纬、省商务厅李兰月、省卫健委董蔚、省外办邱国辉、省市场监管局初晓茜、省药监局张舒青、省通信管理局陈俊、省税务局徐玲、省气象局叶玉珍等10人被评为3月份月度“服务之星”。

三、领导调研指导工作情况

3月份,省发改委副主任季鸣、省贸促会会长王善华到大厅调研指导工作。

四、优化审批服务情况

省发改委窗口做好热线工单办理工作。配合江苏12345热线“民声智慧听”一体化服务平台上线工作,协同做好新平台上线、新老平台过渡期间的12345热线服务工单办理工作。

省科技厅窗口组织开展2024年度江苏省实验动物地方标准申报工作,结合全省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和行政管理实际需求,开展涉及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垫饲料、笼器具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使用、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及实验动物管理服务规范等方面标准申报工作。

省民宗委窗口细分“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的行政许可”事项业务项,新增“变更”“注销”《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两个业务项,并对网上办理地址进行同步维护。

省民政厅窗口为方便办事群众和市县民政部门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制作了《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系列普法漫画,用1个月左右时间在“江苏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该做法受到民政部的肯定和表扬。

交通运输窗口开展“高效办成交通事”专项行动,为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助力。交通运输窗口重点排查整改是否存在“隐性审批”、 办事指南是否简明易懂、容缺受理等便民举措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是否及时高效处置“12345”便民热线和“好差评”等渠道反映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降低廉政风险,促进窗口人员依法履职尽责。

省农业农村厅窗口持续推动“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调整,组织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渔业捕捞许可证审批和渔业船舶登记等许可事项的办理要求进行认真梳理,并及时修订发布办事指南。此次调整取消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等证明事项10项、精简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等审批程序2项、优化管理要求3项。

省商务厅窗口为帮助企业更好理解二手车出口政策,更好开展相关业务、拓展海外市场,窗口工作人员会同厅业务处室赴相关企业进行二手车管理政策宣讲,并且根据新企业备案情况,建立二手车出口企业库,组建专项业务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解读、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

省卫健委窗口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血站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单采血浆站设置审批许可业务。近期关于血站及单采血浆站设置的咨询增多,卫健委窗口就《血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就血站的公益性、计划性做好咨询答复,进一步熟悉单采血浆站设置的申请条件、申请资料、限制性规定等,为群众来访来电提供细致、周到的指导和服务。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窗口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购买存量房付首付线上审批”(提取公积金付购买二手房首付款)、“委托补充逐月提取还商贷”(省市互连补充还商贷)等业务,打通与民政、缴存单位的数据共享渠道,退休、封存户满半年提取公积金无需身份证和银行卡即可线上办理。

省药监局窗口针对二类器械延续注册申报系统进行了受理端优化升级。通过推行标准化服务和模板化服务,明确企业提交资料的要求和格式,结合数据抓取技术和自动化审核机制,提高资料的全面性、精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发生。

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为了更好地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助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邀请南京市委组织部向部分在宁部省属单位解读南京市人才新政,加深用人单位对人才新政的理解,听取各单位在当前人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共同优化人才事业支持和服务环境,提升人才集聚度、贡献度、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