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对接,推动产业落地,7月20日下午,由扬州市数据局、扬州大数据集团与iCANX共同组织的人工智能产业圆桌会议在扬州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扬州大数据集团董事长吴俊主持会议,iCANX创始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张海霞,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珽及科学家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扬州市数据局局长朱勇、大数据集团总经理金立豪出席会议。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汇聚了来自iCANX科学家代表团、政府相关部门、产业园区平台以及重点人工智能企业的嘉宾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路径与应用场景创新展开深入交流。
黄铁军教授围绕《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展开授课,他指出人工智能目前仍是以工程为主的技术,科学探索正逐步展开。人工神经网络是其基础,神经概率语言模型推动了大模型的发展。通过智源EMU3等探索,AI正迈向多模态与具身智能,未来在认知、感知、运动等方面将实现跨越式提升,助力通用人工智能实现。
扬州市数据局局长朱勇在会议上介绍了该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扬州聚焦“算力支撑+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涵盖基础、技术、应用三层的产业链。当前全市共有 AI 相关企业超百家,年产值近百亿。“运河城市算力平台”集聚算力资源全省领先。平台建设、政策支持、数据治理等生态配套持续完善,城市智能化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扬州大数据集团总经理金立豪围绕扬州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六大优势作了介绍:一是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二是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三是领先的数据资源整合与运营能力,四是全国一流的算力平台体系,五是丰富的场景应用与技术落地,六是完善的产业生态与投融资支持。
在随后的圆桌交流环节,多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企业及产业园区的专家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展开讨论,聚焦以场景带动应用、数据提升效率、教育夯实基础、产业推动落地,探索本地化部署和智能服务等路径,为构建可复制、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为政产学研用多方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了扬州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加强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与模式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