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扎染机器人激活传统产业活力,到“数字管家”守护道路运输安全;从沿江沿海生态保护的智慧赋能,到“一址一码”构建城市治理新范式……近日,南通市发布市级2025年优秀数字应用场景名单,40个涵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15个领域的数字应用标杆及重点项目集中亮相。
本次评选历经审核推荐、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网上公示和集体讨论等环节严格筛选,最终确定10个标杆应用场景和30个重点应用场景,全面展现南通以数字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标杆引领 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数智力量推动城市多领域转型升级。在工业制造领域,江苏华艺服饰“AI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融合传统工艺与人工智能,通过机器视觉和自动化控制实现扎染图案精准生成,推动纺织产业“智”造升级;南通高新数字科技“家纺可信数据空间”提供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助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城市治理方面,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数字管家”平台通过实时监控与风险预警,实现重点运输企业安全治理智能化;如皋市“一址一码”数字门牌项目绑定地理信息与政务服务,市民扫码即可获取周边服务资源,推动全域治理精细化。
民生为本 智慧服务传递“数字温度”
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市民生活。在医疗健康领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全病程健康管理平台”整合诊疗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市中心血站“热血通”以智能预约及关爱服务提升献血效率与体验。教育文化方面,南通大学图书馆“AI+张謇博物馆知识图谱”让文物史料“活起来”,带来沉浸式历史文化体验;海门区VR智能安全体验馆通过虚拟仿真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南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线上苏小登·南通e证通”实现不动产登记“零跑腿”;如皋市“无证明城市”系统依托数据共享减少办事证明,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创新驱动 企业与政府协同构建数字生态
本土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南通天承光电科技的“人形隔离引导机器人”具备智能避障与多场景适配能力,已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实现自主导航与安全管控;江苏濠汉信息的“输电线路三维全景智能监测”系统,融合物联网与AI算法,可实时识别线路缺陷并预警,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政府与企业协同构建转型生态,南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联通(江苏)产业互联网公司,依托“沿江沿海大保护”项目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整合环境监测、船舶管控等8大类数据,形成“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产业协同”的创新模式,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为区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企联动的示范样本。
市数据局表示,将加大对优秀场景的宣传推广力度,提炼可复制经验,加速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下一步,南通将以场景建设为抓手,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数字红利”更好惠及民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