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的战略区位优势,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何实现高效精准的交通执法,做好这个“枢纽”的安全员和润滑剂,一直是徐州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江苏省数据条例》的出台,为徐州实现高效精准的交通执法提供了更大底气。
为数据共享提供“法律引擎”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徐州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执法部门曾面临突出的“数据孤岛”挑战——视频监控、车辆信息等重要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难以实现高效流通与深度融合,直接导致交通执法精细度不足、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传统模式下交通执法效能难以匹配枢纽城市的交通监管需求。
《江苏省数据条例》的出台,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要求公共数据“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这为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数据流通共享提供了根本遵循。
现在,徐州交通执法支队以《条例》为契机,已打通城管、公安、交控等跨部门数据链路,汇聚各类视频一万余路,归集数据资源21亿余条,构建大数据模型24个,编制数据资源43项,实现了重点区域“人”“车”“站”“船”“路”全方位监测执法。
打破数据壁垒 搭建大数据及AI分析模块
数据壁垒的打破,让数据要素的核心价值得以充分激活,为提高执法效率提供了关键支撑。
依托数据共享机制,徐州交通执法支队搭建起大数据和AI分析模块,每天处理各类数据可达1200万条,每日形成非现场预警信息9000余条,实现了对违法车辆自动研判、自动预警、自动下发。重点场站地区非法网约车查处案件数量同比增加375%,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
数据流通催生便民服务创新
数据流通不仅让“精准”和“高效”成为了徐州交通执法的关键词,更为百姓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据了解,由徐州交通执法支队开发的“交通执法随e行”线上平台,现在已无缝链入城市门户,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违章信息线上推送、线上缴纳罚款等一站式全流程网上执法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成为现实。
如今,徐州交通执法已形成“法规保障—数据融通—技术赋能—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徐州交通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化《江苏省数据条例》的实践应用,让数据要素在规范框架内充分流动,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更强支撑。
【法规链接】